【哮喘豬問題】
容海恩議員於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上,要求政府檢討活豬入口檢驗機制。
最近,有豬場的豬隻被驗出含有禁用獸藥,追查後發現,有問題豬隻來自江西一豬場,但內地人員檢驗豬場時,卻沒有發現「哮喘豬」。究竟問題出在哪裏?我在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上,要求政府檢討其入口檢驗機制。
為避免問題豬隻流出市面,政府可否交代問題的源頭,是否有出口商為應付需求,在供港豬隻不足的時候,混入其他豬場的豬隻來湊數?當局和內地有關部門交涉後結果是什麼?
另外,除了本地和內地活豬,外國進口的凍肉檢驗程序是如何?現在屠房每一隻豬都附有印章編號,為何回收機制卻會失效?現在的印章只會顯示出豬隻所屬農場和零售點,政府會否考慮增加其他資料在印章上令回收機制更加有效?
食安中心於會上答覆,發現問題後有與內地跟進及調查,但未收到進一步消息。對於事件中所測驗到的禁用獸藥含量不尋常,亦有尋求警方協助,現正為運輸流程,屠場安排及尿液樣本檢驗程序作調查,唯暫時未能確定問題豬隻是否於本港被落藥。
哮喘豬問題仍一籌莫展,正如我在會上提出建議,調查問題豬隻的源頭和加強與內地有關部門溝通,是有必要加強,才能更有效處理類似情況。